400-123-4567

中国挖掘机不断创新 全力突围外资包围圈2024-09-27 23:58:50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细分产品市场,在多种场合可以替代装载机、推土机进行施工作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挖掘机的年产量都远高于装载机和推土机。然而,一直以来,外资挖掘机在华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凭借关键零部件上的技术封锁,外资企业在挖掘机领域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但是,徐工集团、三一重工、柳工机械、山河智能等中国企业通过种种路径正努力突围。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日前表示,2010年该公司的挖掘机销售情况非常好,对未来的形势也非常看好。

  目前,徐工集团在位于徐州的挖掘机产业园,已经圈下了800余亩土地,生产挖掘机,规划产能3万台。事实上,早在1994年10月,徐工集团就已经和卡特彼勒组建了中国第一家生产高等级液压挖掘机的合资企业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当时,徐工集团与卡特彼勒共同投资8200万美元,双方持股比例为4∶6。徐工集团当时引进卡特彼勒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市场换技术”。

  然而,愿望最终落空,卡特彼勒核心技术一直没有向合资公司输送。加上公司的经营问题,到2008年徐工集团下定决心退出合资公司,并组建自己独资的挖掘机生产企业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从小型挖掘机切入,目前已可以生产中型和大型挖掘机。在11月23日开幕的2010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徐工集团生产的70吨挖掘机首次亮相。

  柳工集团也是国内较早研发挖掘机的企业。在2003年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柳工机械总裁曾光安表示:“柳工宁可少做一万台装载机,也要把挖掘机做好。”

  目前,柳工已经在广西柳州市拥有一个挖掘机制造基地。柳工集团董事长王晓华表示,公司正在江苏常州上马另一个挖掘机制造基地。他说:“公司已经在当地拿了600亩地,一开始从小挖做起,慢慢向中型和大型挖掘机发展。”

  为了筹集建设资金,柳工于2010年8月发布公告称,计划进行定向增发,预计募集资金30亿元,用于六大项目的建设,其中拟投入9亿元发展常州挖掘机项目,完工后将实现1万台的产能。

  除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在掘金挖掘机。据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介绍,他们是国内民营企业第一个做小型挖掘机的,目前已具备生产0.8吨~47吨挖掘机的生产能力。

  山河智能在国内小型挖掘机市场具有竞争优势,能够生产从0.8吨到13吨的全系列小型液压挖掘机,但是大型挖掘机发展较为缓慢。为了发展中型和大型挖掘机,目前山河智能在长沙拿下2600亩土地,其中很大一部分主要用来扩大中型和大型挖掘机的产能。

  对于未来国内挖掘机的产能,东北证券分析师周思立进行过统计。他预计,2015年国内公司的产能将达10万台以上。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挖掘机企业曾引进美国卡特彼勒先进技术,但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国内竞争环境恶化,中低档挖掘机市场被挤压,大批挖掘机企业倒闭。一个行业十年间丢掉了几乎整个市场。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小松等公司提出了“包围卡特彼勒”的口号,降价40%与卡特比勒展开竞争。卡特彼勒的应变战略是,加速在零配件销售领域的扩张。为了扩大零配件客户群,卡特彼勒将目标瞄准了中国市场。

  这家跨国工程机械巨头,在发动机、液压件方面都拥有领先技术,但这种技术并不卖给其他国家。“所以,中国工程机械总被卡脖子。”王晓华说,“工程机械核心的问题就是发动机和液压件。”

  直到目前,中国挖掘机企业大部分仍然要依靠国外企业生产的发动机和液压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国企业选择了不同的解决路径。

  徐工集团是与外资企业合资生产发动机。2009年9月7日,徐工联手韩国斗山在徐州上马发动机合资项目。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发动机合资项目。上述合资公司被命名为徐州徐工斗山发动机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合资公司总投资9900万美元,一期生产规模5万台,销售收入32亿元,长期生产规模为10万台。

  柳工选择在液压件方面突围。2010年6月18日,柳工在柳州的液压件生产基地正式开工,总投资8.85亿元,目的就在于提升液压元件的研发制造水平,提高主机产品的技术水平,减少对核心部件进口的依赖,降低主机制造成本。

  民营企业山河智能也不甘示弱,而且在液压件突围方面比柳工更早。2007年9月27日,山河智能就以3776万元收购无锡方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后将其更名为无锡河山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9年3月,山河智能又在无锡上马一个新的液压件生产基地。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用自己的液压件,包括电控装备和控制软件也都是我们自己做。”何清华认为,挖掘机零配件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会是整机企业和专业配件企业共同配合,单独依靠任何一方都难以发展起来。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表示,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已把对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突破和提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向前推进,并建议纳入国家政策性扶持行列。

  据周思立介绍,2010年上半年,日韩系等外资挖掘机品牌在国内市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外资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但近年来在中国公司的反击下,以中端市场为主的韩系市场份额已呈下降趋势,中国企业正在从低端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市场份额也在逐步增加,同时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被压缩。由于外资企业也在争相扩建产能,未来挖掘机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只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才能最终胜出。